明朝那么贫穷,为什么不开发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呢?

思笔记   2023-08-01 11:10:45


【资料图】

看明朝的历史地图就会发现,大明版图变化频率最大的就是东北地区。提起今天的东三省,大家都知道,那是咱们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。早在明成祖时代,大明就已经把东北地区纳入到了版图内,把努尔干都司直接设到了黑龙江的入海口,那为什么后来会放弃对东北地区的实际管控呢?

我们都知道明朝内部土地兼并非常严重,虽然说明朝前期本着汲取宋朝重文轻武的弊端,想要做出改变,但奈何老朱家是马背上打出来的天下,治理天下不免要依靠文人士大夫,所以对于读书人也是非常善待。除了贵族士大夫免除赋税以外,文人们只要考上举人也会免除土地赋税。 因此,考上举人的读书人会大肆圈占土地,这些文人们以及特权阶级的贵族们,就像蚂蟥一样趴在大明王朝的身体上肆意吸血,他们越来越肥,大明却越来越瘦弱。朝廷收入越来越少,银两和粮草等后勤补给一天不如一天,一直到最后被人堵在了山海关以内。那这就有个问题了,既然大明后期那么缺粮食、缺钱,为什么不尽早的开发东北地区呢? 我们很多人对东三省有一个误解,那就是以为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,其实这是错的。在古代,辽宁以北的人口一直都很少,原因就是在低温度的限制下,辽河平原以北的地区的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农耕,特别是水稻更种不了。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农业开发历史其实相当晚,人口也是在清朝末期才开始巨量的增加的,但城市数量远远不如内地。而且辽河平原以北的地区,真正开始大规模有效的开发,还是在19世纪朝鲜的农民从日本引进了耐寒的稻种,才把农耕的界线向北扩展,这才导致了东北的大规模开发。 从地图上看,明王朝想要经营好吉林、黑龙江这些广大的地区,就需要把大量的物资运过去,然后驻兵、移民、设置官僚机构。在没有路的情况下,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走水运,偏偏松花江和辽河这两条河不属于一个水系,进了船之后通不到一起,无法直接实施水运,运输成本非常高,这个就导致了在辽东以北的统治成本非常大。 因此,明朝真正实施可靠的统治,有效的领土的界限顶多就到辽东。这倒不是因为明朝不想发展,是因为他真的发展不过去。朱棣当年为了利用松花江的水运,在吉利地区设立了造船厂,结果后来因为花钱太多,收入也不高,所以就被废弃掉了。除此之外,明朝的主要军事威胁是在蒙古高原上,而辽东以北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军事威胁,明朝也没有任何必要非去把大量的国力都堆在那个地方。 所以大明在永乐之后,逐渐就把奴儿干都司给撤回来了,放弃了对黑龙江以北地区的直接管辖,采取了相对更便宜的藩属管控,就是把这些冰天雪地的地方交给地方的女真人来管理。这个当时确实省了一大笔钱,可东北地区的资源确实太丰富了,逐渐就养出了后面的巨大的威胁。

司马迁为什么特别讨厌霍去病,还把卫、霍二人写进佞幸列传呢?

明朝皇帝短命的背后,到底藏着什么惊天秘密?

历代科举都考的什么?为什么唐朝之后诗词开始走下坡路了?

古代没有空调,炎炎夏日古人是如何避暑的?

虎毒尚且不食子,而这位父亲却丧尽天良,可怜女儿一片孝心 ?

猜你喜欢

[ 最近更新 ]